内  容

时  间

热线回听

  • 【在线访谈】上海防汛总体形势、应对准备及预防应急措施
  • 2021-06-24
  •   

    【提问】防汛形势总体情况如何?

    【回答】上海已于6月1日正式入汛,3周时间下了2场暴雨,其中局部大暴雨1天,出现在10日;局部暴雨1天,出现在13日,给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带来考验。从总量看,3周时间全市平均降雨量73.8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偏少;各水位测站总体平稳,均未出现超警。尽管从目前看,情况似乎比较乐观,但仍不可掉以轻心。经分析,我们还面临以下考验:一是大台风影响上海的规律考验。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每8年就会有一个台风对上海带来较大影响。今年恰好又是一个“8年”。二是极端灾害性天气的考验。据市水文总站对近10年降水总量、暴雨频次和暴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降水总量总体上升、暴雨场次增多和暴雨强度增大的结论。从年景上看,自2014年起,上海就进入了丰水年。


    【提问】针对今年的严峻形势,我们都做了哪些应对准备?

    【回答】5月2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龚正市长要求“把功夫下在风雨到来之前”,强调“打好防汛防台这场硬仗,关键在行动,最终要看效果”。各级防汛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盯薄弱环节重点部位,补齐短板弱项,层层压实责任,全力做足各项准备。重点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狠抓隐患治理。我们自3月起会同交通、住建、绿化市容等部门对下立交、地下空间、易积水小区、店招店牌、高空构筑物等薄弱环节持续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尽最大努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落实四预工作。预报力求更早,提高定期会商频次,加强与流域和周边兄弟省市的信息沟通共享,延长预见期。预警力求更准,确保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发送给广大市民。预案力求更细,不断提高预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预演力求更实,不断提升应急能力。

    三是提升处突能力。加强与警备区、武警总队对接,完善军地联动应急救援协同机制。根据汛情发展,及时补充防汛物料。加强汛期值班、信息报送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抽查督查,督促各级责任人全面履职尽责。落实2000余支抢险队伍,88辆移动泵车以及市、区、街镇三级防汛物资储备。同时,大力开展宣传引导,及时关注汛期相关舆情动向,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提问】针对道路、下立交积水,开展了哪些预防和应急措施?

    【回答】道路、下立交和小区积水都属于“脚底下的风险”。上海地势低平,又建有大量地下空间,当水流汇集,来不及外排时,易引发淹没事故。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是路边的进水口,也就是雨水篦子。一方面是安装挂篮拦住树叶、垃圾等;另一方面是建立“环排联手”机制,动员2.7万名道路保洁人员、3000多名量放水人员在暴雨期间协同作业,共同清除进水口垃圾,合作抢排道路积水。

    第二个是路面上或小区里的窨井口,也就是加强管道养护。汛前,我们已疏通排水管道7883公里,养护检查井、雨水口85.59万座(次),清捞污泥3.32万吨,确保管道处于畅通状态。

    第三个是防汛泵站进水的井口,把垃圾捞出来,防止堵塞泵站,降低排涝能力。我们每季度都会对排水泵站进行清捞。目前,我们在安装防汛泵站集水井垃圾自动清理装置,力争2022年全覆盖。


    【提问】面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我们市民有什么需要注意防范的?

    【回答】对于市民来说,主要还是要做好“避”字。尽量不要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关紧门窗,不要在玻璃门、玻璃窗附近逗留。如有急事外出时,千万不要在河边、海塘或小桥上行走,不要在强风、暴雨影响的区域开车。处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撤离。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准备好手电筒、蜡烛,储存饮水、食物,以防断电停水。


    【提问】对驾车一族又有哪些提醒?

    【回答】首先,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选择好行车路线,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其次,驾驶员遇到路面或下立交积水过深时,一定要避免强行通过,积水处情况不明,容易发生危险。再次,一旦出现汽车在低洼处、下立交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应立即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最后,车友们如果在外发现有道路、下立交积水,我们也欢迎大家通过12345等热线电话向防汛部门反映,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置。


    点此阅读原文:防汛进行时,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