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压: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气压的单位是百帕,一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高=1013.25百帕。
2、气旋: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涡旋,它们有的逆时针旋转,有的顺时针旋转;其中大型的水平涡旋,分别称为气旋和反气旋,即低压和高压。
3、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4、热带低压: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为6~7级时称热带气压。
5、热带风暴:当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为8~9级时称热带风暴。
6、强热带风暴:当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为10~11级时称强热带风暴。
7、台风:当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12-13级时称台风。
8、强台风:当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14-15级时称强台风。
9、超强台风:当热带气旋近中心最大风力16级或以上时称超强台风。
9、低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则相反)。
10、高压: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则相反)。
11、天气图:各地气象台站按照统一规定时间进行观测,把收集到的有关风、云、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气象资料,用各种天气符号按照一定格式填在一种专门设计的空白图上,这种图就是天气图。
12、高压脊:天气图上高压向某个方向伸出去的一部分,略呈“U”型或“n型的高压区域就叫作高压脊。
13、低压槽:天气图上低压中心向外伸展的那部分,等压线不闭合略呈“U”型或“∧”型的低压区域(像水槽,中间气压低,两侧气压高)称为低压槽。
14、台风倒槽:台风尚在南海,但有低压槽伸向东南沿海,这种伸向东南沿海的台风低压槽称为台风倒槽。
15、副热带高压: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压,通常把控制太平洋地区的称为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随季节变化,一般在10~40ON之间活动。
16、气团:同一时段,占据广大空间的大团空气内,水平方向上的物理属性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的各处物理属性分布比较相似,天气特点也大致相同,气象要素变化不太剧烈,这种大团空气称为气团。
17、锋面: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有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带,带内气象要素和天气变化剧烈,气象上称此过渡带为锋面,与地面交界线称为锋线,锋面上方为暖气团,下方为冷气团。
18、冷锋:冷空气势力强,向暖空气控制的地方移动,这条锋面称冷锋。
19、暖锋:暖空气势力强,向冷空气控制的地方移动,这条锋面称暖锋。
20、静止锋:冷、暖空气双方势力相差不多,相互很少推移,好像“静止”似的,这种锋面称静止锋。
21、最大风力:风速往往是一阵大,一阵小,一般称最大2分钟平均风速为最大风力。
22、极大风力:一般称瞬时风速极大值为极大风力,即阵风。
23、梅雨:是春末、夏初产生在江淮流域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这种空气湿度很大,物品容易发霉,所以也称霉雨。
24、冰雹:冰雹是球形,略呈圆锥形的冰状降水现象,在特别强烈的雷雨之中,有时可产生冰雹。
25、龙卷风:天空出现雷雨云,从云底垂下一个形如象鼻的漏斗云,有时悬在半空,有时垂直延到地面,一边旋转,一边朝前运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龙卷风。
26、厄尔尼诺现象:位于近赤道东太平洋水域的秘鲁洋流水温反常升高、鱼群大量死亡的现象。一般出现于圣诞节前后,而厄尔尼诺在西班牙文中即为“圣子”之意,故名。正常年份,这一现象只在冬季局部持续出现。但每隔2—7年这一现象会急剧发展,海水表层增温现象范围扩大,表层水温可比常年偏高3—6℃,某些海区这种增温现象可持续一年以上,对全球天气气候的短期振动有重大影响。在我国,采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西经170°-西经120°,南纬5°-北纬5°)平均海温的异常值(被称为NINO3.4指数)来判别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当NINO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值≥0.5℃、且持续至少5个月,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27、拉尼娜现象: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低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与全球主要的气候波动密切关联,尤其是降水,可带来附近地区的飓风、暴雨和严寒等天气。一旦发生,影响持续一年以上。一般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在我国,当NINO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值≤-0.5℃、且持续至少5个月,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