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局2023年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要点》的通知

信息明细属性

 

沪水务〔2023〕184号

 

 

 

各区水务局(海洋局),局属相关单位,各有关单位: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的通知》(办防〔2023〕58号)以及局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本市2023年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现将《上海市水务局2023年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

2023年4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                       2023年4月3日印发




上海市水务局2023年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上海市水务局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管海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以及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锚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筑牢水旱海洋灾害防线,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夯实防御责任

1.提前作出工作部署。召开水旱海洋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对2023年水旱海洋灾害防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针对重要设施安全度汛、超标洪水防御等重点环节作出专题部署。各区要扛牢水旱海洋灾害防御主体责任,提前研判形势,作出针对性部署。

2.压紧压实岗位责任。确保重要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及重点防御区域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在岗到位,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汛情、险情、灾情、工情“六情”防御,做实做细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

二、强化“四预”措施

3.提高预报精准度。持续优化“水情监测感知网”,发挥长江口、省市边界水情要素监测网功能,提升水旱海洋灾害监测能力。贯彻落实海洋“十四五”规划和《加强长江河口海域重叠区域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填补长江口内海洋观测空白。滚动分析研判,不断健全联合会商、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风暴潮、咸潮预报,优化温带风暴潮和台风风暴潮增水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精准度。

4.扩大预警覆盖面。持续加强水旱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编制《2023年度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方案》,实现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全覆盖,时刻关注水旱和海洋灾害动态,强化值班值守和会商研判,开展日常公益预警服务,持续优化电视、网站、新媒体等信息发布渠道,强化“叫应”机制,扩大覆盖面,提升预警发布效率。

5.提升预案针对性。根据历年防汛工作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预案、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等各级各类预案,堤防、海塘等薄弱岸段完善“一段一预案”,病险水闸完善“一闸一方案”,水文海洋代表站完善“一站一预案”,提升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

6.强化预演真实性。及时开展水旱海洋灾害防御专题培训,提高岗位责任人调度决策指挥能力。组织开展水利片及圩区泵闸联合调度、咸潮应对、应急调蓄等演练,随机模拟突发情况,开展全灾种、多科目演练。

三、全面排查隐患

7.滚动查险排险。围绕“四道防线”,梳理总结“烟花”“梅花”等台风暴雨防御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聚焦薄弱环节、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形成“四道防线”隐患清单,落实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形成闭环,消除各类隐患。

8.加大监管力度。持续做好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程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重点做好海塘、堤防薄弱段巡视检查、维修加固和水闸、泵站设施设备日常维修保养,加强病险水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降标运行方案,确保水利工程运行正常。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观测预报活动监管的通知》要求,开展本市管辖海域海洋观测预报监管事项和监管方式政策研究,加强对海洋观测预报活动的监管工作力度,促进本市海洋观测预报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工程建设

9.做好重大工程度汛方案。围绕吴淞江行洪工程、苏州河西闸工程等在建重大工程,汛前制定度汛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10.大力推进吴淞江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大力推进工程新川沙河段、省界-油墩港段以及苏州河西闸工程建设,确保新川沙泵闸、苏州河西闸主汛期前实现通水。重点推进罗河段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具备开工条件。

11.启动实施黄浦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推进一期工程(三角渡-女儿泾/千步泾)前期工作,力争汛后开工,2024年发挥作用。二期工程(女儿泾/千步泾-徐浦大桥)压茬推进,力争十四五末建成。

12.积极推进排水系统提标工程。推进实施250个项目,力争完成127项,至2023年底中心城城镇雨水排水能力3-5年一遇”面积达到21%、全市达到19%;推进各区开工建设约50个初期雨水调蓄池,以虹口公园为样板,大力推进应急调蓄设施建设。

13.持续推进区域除涝工程。重点推进28个骨干河道断点打通、150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和18座水利片外围除涝泵闸建设,计划年底水利片外围除涝泵闸实施率提升到58%。持续推进45个低洼圩区达标改造,进一步提高西部低洼圩区抵御洪涝灾害能力。

14.持续推进海塘达标工程。聚焦89公里未达标段,加快推进剩余十四五目标任务21.3公里及崇明上实东滩段13.7公里。大陆岸段,加快推进奉贤区海水塘2.5公里海塘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开工建设,达到200年一遇标准。崇明岸段,督促上实集团19.3公里海塘结合崇明环岛大堤防汛提标改造三期工程开展达标建设,达到200年一遇标准。

15.滚动实施积水改善工程。继续结合排水系统提标工程,大力推进24个易积水小区防汛能力提升和11条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力争13个易积水小区防汛能力提升工程在汛前完工、1条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在汛前开工。

五、优化工程调度

16.加强流域统筹协作。严格执行《太湖流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坚持流域统一调度,区域调度服从流域调度,坚持共商共享共赢理念,完善与流域调度相匹配的区域调度机制,强化调度监督检查,实现流域、区域多层级水利工程有序调度。

17.细化泵站调度方案。针对“烟花”“梅花”台风防御中暴露出的问题,强化水闸联动调度指挥体系以及对防汛预警的响应能力。编制圩区调度方案,充分挖掘郊区内涝防汛的潜力,提升雨洪蓄滞能力,提高区域除涝总体能力,提高水利片及圩区调度管理水平。

六、有效应对灾害

18.及时启动响应。强化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持续完善预警响应机制,根据工作规程及时启动响应,密切关注水雨情动态,执行联动会商,科学实施工程调度,落实响应各项措施,全力保障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安全。

19.及时开展应对。加强巡堤查险,重要岸段、薄弱环节提前预置抢险力量、物资和设备,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消险。不断健全工作组派出、专家管理等工作机制,视情第一时间组建工作组,赴一线协助开展水旱海洋灾害防御工作,指导险情处置、人员安置转移等,及时报送相关情况。

20.及时检视复盘。立足防住为王,及时复盘总结,客观还原防御过程,坚持打一仗、复盘一次、前进一步,从实战中总结固化经验、查找短板弱项,为应对可能更加严重的水旱海洋灾害做好准备,筑牢水旱海洋灾害防线。

七、强化技术支撑

21.滚动更新基础数据。梳理水文站、雨量站、水闸、堤防、海塘、圩区等信息,及时完成全市“四道防线”等基础设施数据和“一网四库”信息更新工作。优化“灾情直报”系统,建立常态化积水预报机制,深化洪水风险图应用。

22.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滚动开展2022年度防汛安全指数评价,推进主城区应急调蓄措施研究,进行西部泄洪通道工程后评估,推动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提高城市水安全韧性。

23.强化普查成果应用。加强水旱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电子化管理,绘制风险区划图并加强成果应用,编辑出版《上海水旱和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总报告》《上海水旱灾害(1992-2022)》。

八、加强社会宣传

24.强化宣传教育。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5.12防灾减灾日等关键节点,充分调动各区宣传阵地资源,依托网络、电视、报纸、新媒体等载体,通过海报、宣传册、动画视频等形式,加大水旱和海洋灾害防御宣传力度,强化预案宣贯,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25.坚持正面报道。深入挖掘报道水旱海洋灾害防御一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顽强拼搏、尽锐出击、敢打硬仗的先进事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正本清源,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 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