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体清澈度提升技术指导意见》意见征集和采纳情况
信息明细属性
附表1《上海市水体清澈度提升试点建设技术指导意见》书面征求意见修改情况
|
序号 |
意见或建议 |
单位 |
是否采纳 |
修改情况 |
|
1 |
关于“二、主要内容(一)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表1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中,建议在必要条件第二条中增加“湿地”,修改为“应选择社区、村庄聚集区、校园、景观公园及绿地、湿地..··.”;建议在优选条件中增加一条“应优先选择已整体开展郊野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的河湖水体” |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采纳 |
1、已修改 |
|
2 |
关于“二、主要内容(四)试点建设要点”,提出“1、沪派江南水乡保护试点”,建议修改为“沪派江南水乡风貌保护传承试点” |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采纳 |
1、已按照要求及相关文件修改 |
|
3 |
关于“三、保障措施(二)分级分类施策”,提出“因河而异,结合沪派江南乡村风貌保护....算清水账,分区分类施策。”建议将“沪派江南乡村风貌保护”修改为:“沪派江南试,点营造”。 |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部分采纳 |
优化修改后原文已删除,暂不涉及相关提法,文中技术指导意见主要针对相关试点等工作展开。 |
|
4 |
第 3 页,“表 1 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优选条件中建议增加“应优先选择可集中、连片实施清澈度提升的水系”。理由:充分考虑水生态系统连片集中构建稳定性更高。 |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
采纳 |
已在表1中增加 |
|
5 |
第4页,“3.合理确定目标任务”中“提出水质,透明度、浊度、藻类(密度或叶绿素a含量)、悬浮物等清澈度具体目标”,建议以水质、透明度目标为主。理由:考虑透明度为清澈度提升的主要目标,水质为水体基本指标,其他指标为透明度及水质的影响指标。 |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
采纳 |
已修改为“提出水质、清澈度具体目标(其中清澈度相关指标包括透明度、浊度、悬浮物、藻类(密度或叶绿素a含量)等)” |
|
6 |
第9页,“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建议种植时考虑植株扩散控制措施,防止挺水植物泛滥,如荷花、芦苇、菱等易泛滥品种, |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
采纳 |
已在第三章第3小节增加“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种植时根据应物种特性,适当采取防扩散措施,如设置定植桩、盆栽种植”相关表述 |
|
7 |
第13页,“表2分类水体技术指引”中“生态围隔32在设控水体“不推荐采取”,建议调整为“可根据实际需求采取”。理由:考虑水体交换后会带入大量杂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建议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
采纳 |
已在修改后所属附表1中对应调整 |
|
8 |
第3页“表1 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 优选条件”中建议增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水体、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清单内水体”。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
采纳 |
已在表1中增加 |
|
9 |
第9页“3.净化”中建议增加“优先选用乡土植物”的表述,同时在附表2中增加相应标注。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
采纳 |
已在第三章第3小节增加应优先选用乡土植物。为保持行文统一性,便于表格表示主题内容,主要在前文小节中同意修改体现。 |
|
10 |
建议技术指导意见中增加一份既能提高透明度又符合上海实际和环保要求的生物菌白名单。 |
松江区水务局 |
采纳 |
相关单位开始有相应评估及研究,避免过度引导使用菌剂本指南不做相关具体分析,如相关单位需要使用可参照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保用微生物菌剂名单 |
|
11 |
保障措施方面:建议市级层面对完成该项工作的区,河湖长效管理资金实行差别化补贴,保障后续管护工作正常开展。 |
松江区水务局 |
部分采纳 |
本技术指导意见主要集中技术研究,相关补贴政策正在加紧研究。 |
|
12 |
建议指导意见附件中提供一些透明度提升治理成效较好的案例,供各区参考。 |
松江区水务局 |
采纳 |
已展开案例征询评选,相关案例市水务会择日发布。 |
|
13 |
无意见 |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
/ |
/ |
|
14 |
无意见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
/ |
/ |
|
15 |
无意见 |
崇明区水务局 |
/ |
/ |
|
16 |
无意见 |
闵行区水务局 |
/ |
/ |
|
17 |
无意见 |
杨浦区水务局 |
/ |
/ |
|
18 |
无意见 |
奉贤区水务局 |
/ |
/ |
|
19 |
无意见 |
静安区水务局 |
/ |
/ |
|
20 |
无意见 |
长宁区水务局 |
/ |
/ |
|
21 |
无意见 |
金山区水务局 |
/ |
/ |
|
22 |
无意见 |
徐汇区水务局 |
/ |
/ |
|
23 |
无意见 |
黄浦区水务局 |
/ |
/ |
|
24 |
无意见 |
普陀区水务局 |
/ |
/ |
|
25 |
无意见 |
青浦区水务局 |
/ |
/ |
|
26 |
无意见 |
宝山区水务局 |
/ |
/ |
|
27 |
无意见 |
浦东新区水务局 |
/ |
/ |
|
28 |
无意见 |
虹口区水务局 |
/ |
/ |
|
29 |
无意见 |
嘉定区水务局 |
/ |
/ |
附表2《上海市水体清澈度提升试点建设技术指导意见》座谈会意见修改情况
|
序号 |
意见或建议 |
单位 |
是否采纳 |
修改情况 |
|
1 |
综合考虑河湖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协同提升河湖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1、已修改 |
|
2 |
针对不同河湖特点,设定差异化目标,避免采用透明度 80cm 进行一刀切考核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对水体分类进行指引,详见四、分类技术指引。 |
|
3 |
研究给出表征清澈度的具体指标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水务局已组织展开相应研究内容,指导意见中暂以水质、清澈度具体目标(其中清澈度相关指标包括透明度、浊度、悬浮物、藻类(密度或叶绿素a含量)等)衡量,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 |
|
4 |
进一步明确试点项目河湖选取的具体依据或原则,指导各区试点河湖筛选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根据相关要求与指导意见主题,针对筛选原则进行分类,详见表1。 |
|
5 |
尽量不要选取周边水系存在放江现象的河湖作为试点对象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已修改详见表1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 |
|
6 |
加强与局内其它在编指南标准的衔接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参考融合其他相关指南及文件要求完善。 |
|
7 |
可适当考虑生境营造等方面的内容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增加生境营造相关技术内容,详见附表2。 |
|
8 |
补充监测评估的相关内容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已补充监测评估内容,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第6小节。 |
|
9 |
适应性管理理论过于学术,对管理和技术人员较难理解,建议修改 |
华东师范大学 |
采纳 |
已删除相关表述,修改为:运维养护阶段应开展试点河湖的水生态监测,适时评估水生态系统状况,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引导水生态系统向良性、健康系统演替。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第6小节。 |
|
10 |
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改为“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在后续表述中强调系统治理的理念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修改相关表述,见:一、总体要求。 |
|
11 |
试点筛选,不宜强调试点建设应避免骨干河道。建议增加筛选基本原则:(1)经充分论证,区域防洪除涝安全已达标,或没有防洪除涝安全隐患。(2)经充分论证,区域内允许有条件形成可调控水域。(3)已完成河道整治工程,尤其是截污纳管工作已基本完成(试点提升投资不能用于大体量的护岸和土方等)。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修改相关表述,详见表1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 |
|
12 |
前期调查工作,应强调关注季节性问题。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在相关指标调查中强调不同季节的监测,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第2小节。 |
|
13 |
目标任务。应形成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水生态系统。应明确考核指标,比如,(1)水质,VI类以上;(2)水体清澈度、透明度;(3)生物多样性指标;(4)河湖健康评估指标;(5)考核周期,建议至少三年。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采纳 |
现阶段本次指导意见主要以指导试点建设为主,暂不展开详细考核评估,相关表征指标、评估等相关研究已逐步在其他条线中展开。 |
|
14 |
组织施工,建议强调应选择具有专业经验和业绩的施工单位。这点的经验教训非常多。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补充相关内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选择具有专业经验的施工单位,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生物习性设置合理、可行的施工工序和具体施工技术方法,控制环境及生态影响。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第5小节。 |
|
15 |
长效运维。建议试点工程采用维护期三年,确保形成稳定水生态系统后才能移交管理单位。(1)工程投资中应包括三年维养费用;(2)计财部门要与时俱进,对生态修复的定额及时调整,不能按老思路执行;(3)形成运维管养管理办法;(4)补充监测检测方案。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部分采纳 |
1、2:修改为应保障长效运维资金投入,暂不对运维养护提相关年限要求; |
|
16 |
技术体系。“隔离、治理、净化、调控、养护”五类基本合理。建议治理调整为治污。治污内容泵站放江治理难度非常大,建议加小规模限制或取消。水生植物净化措施应补充生境营造。养护的内容增加监测措施。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修改“治理”为“治污”;已删除泵站放江表述;已补充“生境营造;增加监测相关表述。 |
|
17 |
水体分类,河网水系改为连片水系 |
上海上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采纳 |
本指导意见中河网水系即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连片水系,现已根据后期相关专家指导,结合释义要求以区域水网表示水域内相连成片的水系 |
|
18 |
基本原则中“因地因时制宜”中的“因时”建议进一步加以阐释;建议补充“以人为本”相关论述,并在试点筛选中明确将市民高感受度区域作为试点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除去居住社区以外,人流量大的区域也应当在筛选中重点考虑,增加高校园区;建议增加“示范引领”原则,通过试点示范,形成可推广的清澈度理念和技术体系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采纳 |
修改后已更改为因地制宜;已增加:应选择社区、村庄聚居区、校园、景观公园及绿地、湿地重要场所周边滨水活动聚集、展示度较高的河湖水体;本次指导意见遵循“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目标导向、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详见一、二章节。 |
|
19 |
调查分析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念很大,和后续水环境等概念有交叉,同时与后文相关分类表述也不一致,建议对资料类型再做分类,并进一步明确各类型下具体调查分析内容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修改对相关调查重点进行阐述,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第2小节。 |
|
20 |
建议指导意见对典型“治浊因子”以及相关主要生态问题进行规范明确,同时明确相应的具体目标和对策措施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部分采纳 |
调查分析阶段对致浊因子进行识别,相关目标与措施在后文中展开,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三、技术体系。 |
|
21 |
复核“规模论证”中开展小试模拟的必要性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复核,规模论证需结合相关研究、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小试模拟等技术方法,开展定量化论证,相关措施的设置和规模需分析论证说明其实施必要性,论证水质和清澈度等相关目标的可达性。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第4小节。 |
|
22 |
根据《通知》(沪水务﹝2024﹞250 号)要求,要强化考核评估,建议本指导意见明确评估评分体系细则,并强化在技术路线中,建设施工后增加监测评估的阶段,通过工后监测,明确项目对生态系统的改善程度和修复目标的实现程度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部分采纳 |
考核评分将在其他课题研究中展开,本次指导意见主要以技术指导为主,运维养护阶段应开展试点河湖的水生态监测,适时评估水生态系统状况,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引导水生态系统向良性、健康系统演替。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第4小节。 |
|
23 |
技术体系的的分类定义建议复核:“隔离”分类中,硬隔离不宜提倡,几个适用于排涝河道的技术,已在筛选对象之外,不建议放入指导意见之中;“治理”的概念很综合,对应的具体内容为污染源控制,可改为“治污”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部分采纳 |
本指导意见中硬隔离主要指通过水体的完全隔离或调度,实现水体清澈度提升,主要为贯通和丰富清澈度提升的技术线路;已将治理修改为治污,详见:三、技术体系第1小节。 |
|
24 |
技术指引中水体分类建议复核,在实践操作中有一定困难,如公园中常有封闭的河湖,那么应归类入封闭水体还是公园水体?一端连通河道、开放河道与河网水系概念也存在重叠。 技术指引表格的布局上建议还是与治理目标相对应,形成问题分析诊断——>目标确定——>对应技术措施的技术逻辑,以符合“目标导向”的治理原则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修改水体分类详见:四、分类技术指引第1小节水体分类,对水体分类进行了释义与区分;指引表通过对相应技术类型对应判断技术的适用性,详见附表1。 |
|
25 |
试点建设要点方面建议有各类试点共性的要点总结 |
黄河勘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采纳 |
在表1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中已对相关要点进行总结。 |
|
26 |
建议报告说明一下本次试点与上海市河湖水体清澈度提升的逻辑关系和具体目的。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在一、总体要求中说明:围绕“提升水体清澈度”这一核心目标,统筹河湖水网与湿地修复整治,与各部门现有工作联动推进,聚焦老百姓身边的中小河道,科学确定治理目标任务,分区分类进行综合施策。 |
|
27 |
建议报告对能够进行清澈度提升试点的河湖提出多项基本要求意见,最好形成表格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采纳 |
详见表1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对相关必要条件及优选条件进行说明。 |
|
28 |
建议报告在措施中将隔离与截污合并成控源,建议将净化改成与澄清相关的关键词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不采纳 |
本次指导意见主要通过常规治污、物理性隔离、生态净化等方式指导水体清澈度提升,旨在由点及面、集中连片,形成适合上海水体清澈度提升的低碳、绿色、生态、经济的技术体系和系统治理模式。 |
|
29 |
建议报告中增加对水动力与清澈度之间关系的论述,并提出相关指导意见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在三、技术体系第4小节调控中阐述区域水动力、局部水动力调控影响清澈度的机理。 |
|
30 |
试点河湖在增加相关措施后可能会对防汛除涝和区域水动力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报告对此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采纳 |
表1 清澈度提升试点筛选原则中必要条件提到:应选择防汛除涝达标,已完成河湖治理,沿河截污基本完成的河湖水体;应选择开展清澈度提升对区域防汛除涝、引排调度无明显负面影响的河湖水体。 |
|
31 |
建议报告增加对建议报告的河道分类沿用市、区、镇、村级的常规类别,重点在镇管和村级河道中进行细分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不采纳 |
本次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进行分类研究,部分水体与常规行政管辖水体分类有所出入。 |
|
32 |
建议报告对试点河湖提出基本的监测要求,包括水质、理化、生物等,可形成表格清单,以便积累数据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部分采纳 |
在文中三、技术体系第5小节中阐述:应针对已经完成建设的试点开展透明度、浊度、色度、悬浮物及常规水质指标与水生动植物生态指标的跟踪监测。 |
|
33 |
对于后期管理的要求,建议报告要求对现状引排调度进行详细了解,了解各方的需求,再结合水生态要求进行优化 |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采纳 |
已对相关引排调度上进行说明,详见:二、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 |
|
34 |
进一步明确进行水体清澈度提升的河湖筛选要求 |
上海海洋大学 |
采纳 |
已明确相关要求,详见表1 |
|
35 |
技术体系中治理部分内容建议增加生境改善、调控部分建议增加生物调控 |
上海海洋大学 |
采纳 |
生境改善详见净化技术章节;生物措施已在净化技术及养护技术中体现。 |
|
36 |
建议在引调水、水生动物和藻类致浊机理,透明度提升后青苔防治,清澈度提升和养护费用的定额方面进行研究 |
上海海洋大学 |
采纳 |
六、保障措施章节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