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崇明工业园区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修编(2022-2035年)》行业意见的通知

信息明细属性

 

沪水务〔2023〕933号

 

 

 

崇明区水务局:

你局《上海市崇明区水务局关于崇明工业园区排水系统局部规划修编》(沪崇水务〔2023〕71号)及《崇明工业园区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修编(2022-2035年)》规划文本收悉。经研究,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规划范围

同意规划范围东至三沙洪、南至镜渊河、西至西界河、北至老南横引河,总面积约为228公顷。

二、关于排水体制、排水模式及排水标准

同意规划采用雨、污分流排水模式。三沙洪-镜渊河北侧规划路-瀛翠路-西界河-岱山路-老南横引河南侧规划路围合区域雨水排水模式采用强排模式,总面积约为186公顷。其余区域采用自排模式,总面积约为42公顷。

同意雨水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3年一遇,强排系统初期雨水截流标准采用5毫米。

三、关于雨水规划方案

(一)雨水排水提标方案

原则同意规划范围内强排系统提标方案,即废除现状官山西泵站,新建新官山路(西)雨水泵站,规模为15立方米/秒,选址于官山路北侧、滨洪路东侧、三沙洪西侧,占地面积约5723平方米。从崇明大道起,沿嵊山路-秀山路-滨洪路敷设DN2000-DN3000雨水总管,并按3年一遇标准新建、改建雨水支管。现状中街山路雨水泵站保留利用。

原则同意自排区通过控制地坪标高并按3年一遇标准新建、翻建排水管道实现提标,雨水就近排入老南横引河和镜渊河。自排区和强排区分界处现状雨水管道采用井内管口封堵等形式完全断开。

(二)初期雨水控污方案

原则同意初期雨水控污方式为强排区新建2座泵站末端初雨调蓄设施,自排区通过源头径流控制措施,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根据《崇明区城镇雨水排水规划(2021-2035年)》,崇明工业区强排系统初期雨水调蓄规模约8300立方米,本规划因排水模式调整,末端初雨调蓄设施规模调整为6800立方米,原则上应补充细化由强排调整为自排区域的初期雨水治理措施和各地块源头径流控制要求,确保区域内初期雨水控污能力达到上位规划要求。

原则同意2座泵站末端初雨调蓄池放空方案。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请你局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关于推进本市排水详细层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沪水务〔2023〕280号)要求和技术评审报告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为区域内排水设施建设做好前期准备。

(二)请你局联合区规划资源部门,对接区绿化市容局,在本规划基础上,控制地下空间、主要管线管位,为排水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三)请你局会同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衔接,并在崇明区海绵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开展规划范围内海绵城市专题研究,深化细化区域内道路、绿化、地块的海绵城市设计,以满足规划范围内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目标。建议地区整体改建时因地制宜设置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源头减排设施,确保各地块满足降雨外排径流峰值在开发后不大于开发前水平。

(四)请你局根据区域开发时序,制定规划实施计划,落实排水设施建设,做好近远期衔接。建议加快推进区域内雨水泵站、调蓄池和排水管道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排水系统提标和初期雨水控污目标。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

2023年11月17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市水务规划院。

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                     2023年11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