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春分日,也正值世界水日和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在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和上海市气象学会的组织下,来自七宝中学、鑫都实验中学和明强小学的师生,共同前往大金山岛进行海洋、气象游学活动。考虑到大金山岛尚未对游客开放,这次游学的机会就更显得难得。当天天气虽然是阴天,但站在码头上,远处的大小金山岛和浮山岛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行船在杭州湾的水面上,船沿下的翻腾的钱塘江水裹挟着大量泥沙,正是这些泥沙在入海口年复一年地沉积,形成了广袤富饶的三角洲平原。
经过半小时的船程终于登上了上海市全境的海拔最高点——大金山岛。虽然冬末初春盛行的西北风依然带着丝丝寒意,但同学们学习和科研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岛上的海洋站里,专业人员向同学们讲解了一些海上水文和气象监测用的仪器设备,其中有一口直通海面的水位井和浮子水位计,水位变化时浮子和平衡锤上下运动带动水位轮旋转读出数据,不过读数标尺早已被液晶显示替代了;此外还有测量水质的设备等。同学们了解到这里的水含沙量大、盐度高。眼前广阔的水域皆是一片灰黄,无形间唤起了同学们心中“珍惜水、爱护水”的节水意识。
近年来,在上海市海洋局的大力落实下,大金山岛的基础设施已焕然一新,沿着岸线已修建起了漂亮的木质栈道和平整的环岛步道。走上矮矮的堤岸,沿海堆了几排沉重的防浪石,这些防浪石在风险高的海岸段减小了海浪对堤岸的冲击力。沿着堤岸,一路标示着这里是金山三岛保护区核心保护区。还有两个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布设的水准点。工作人员在这里跟同学们科普了水深和水位的不同,水深是水面到水底的深度,而水位是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而这个水准点起到的就是确定基准面的作用。沿着山间小道向上攀登,沿途可以看到当年战士们驻军留下的房屋遗迹,也有新建的专家楼,变电站。在岛上这样僻远的地方也通了海底电缆,还有较完善的监测设备,即使是在这个小小的岛上,也能让同学们有机会能更近距离地观察各种监测设备,对海洋监测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天气和气候”。三者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上的水汽蒸发和输送对陆地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广阔的季风区气候离不开海洋。而如岛上这样进行海洋监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此次游学活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同学都得以近距离了解了海洋监测工作:如何测水位、水质;同时也激发了对气候与海洋的兴趣,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爱护海洋和气象科研的种子就此在同学们的心里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