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 >图片新闻
“供水+气候”双联手,探索跨领域合作新模式 ——市供水管理中心赴市气候中心调研今夏气候情况全力保障供水安全
时间:2024-06-24   来源:  作者:

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对本市供水水质安全影响愈来愈大。本市已于517日入夏,比常年平均入夏提早了一周。夏季气温上升,原水水质会因水库藻类增殖而恶化,供水水质会随管网余氯衰减加剧而增加风险。为全力做好今夏高峰极端天气情况下的供水安全保障工作,527日下午,市供水管理中心赴市气候中心开展调研,对接近期气候变化预报和中长期气候预测工作。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城投水务集团参加。

市气候中心介绍了短期气象预报与中长期气候预测、气候监测与诊断、气候预测技术方法、区域气候模型(数值天气预报、数值气候预测)等情况。分享了与本市供电、供气等单位深度合作的经验做法。供水中心就供水水量预测、数据共享、预报会商等方面,探讨了与气候中心联动的可能性和操作性。

市气候中心表示,此次工作对接是气象部门面向供水领域实施“气象+”赋能行动的有力举措,对进一步加强两家单位业务交流合作、提升灾害防御与供水保障工作科学化、协同化奠定基础,期待后续双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合作研究,气象业务能为供水保障做出积极贡献。

市供水管理中心指出,供水部门与气象部门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对保障本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沟通,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天气与供用水的水量和水质关联性很强,供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而气候预测可以在供水安全保障中发挥趋利避害作用,两部门协同联动,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对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保障市民生产生活用水意义重大。二是跨界融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双方要加强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完善联合会商机制,特别是针对极端高温低温、强降雨、强台风、气温骤降陡升等会商研判机制,为将来开展业务化应用尝试提供支撑,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深化合作,着眼中长期合作共赢。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供水水质安全面临更多挑战,希望双方依托资源优势,相互借力融合,探索气候与供水合作共赢新模式,放眼中长期开展更紧密、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助力供水与气象高质量发展。

据悉,今夏本市将呈现“降雨总量偏多、梅雨期偏长且入梅偏晚、强对流天气偏频繁、台风个数偏少但强度偏强”等特点,供水行业各单位要在设施设备和药剂储备等方面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切实保障本市供水安全。

 

WechatIMG6274.jpg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