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杭州余杭区部分小区发生供水异常,引发严重舆情。7月23日,杭州发布调查处置情况通报,指出余杭区供水嗅味异常主要是由水厂取水口上游及周边一些水体中的藻类快速繁殖、降解形成的硫醚类异嗅物质引发的,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
为深刻汲取余杭供水异常事件教训,保障本市供水水质安全,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通过紧急召开供水水质保障工作线上会议、赴水厂专题调研等方式全面落实供水水质保障措施,要求供水企业举一反三,全面提升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各供水企业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全力保障供水水质安全。一是加强水质预警。从源头到龙头全面排查可能引发供水水质异常的环节和过程,聚焦水源地取水口、水库输水区、原水输水泵站前池、水厂进厂原水、水厂回用水、水厂应急取水口及其管道内的存水等重点环节,全面梳理水质预警技术和方法,通过加强水源地巡查和水质预警等手段杜绝发生由硫醚类异嗅物质引发的水质异常事件。二是加强工艺管控。高峰供水期间,受台风暴雨、持续高温、藻类增殖等影响,原水水质极易发生波动,供水企业严格按照应急药剂投加规程实施药剂投加,进一步加强进厂原水臭和味指标的检测,根据进厂原水水质情况及时做好水厂工艺管控,适时调整混凝剂、臭氧、消毒剂的投加量。三是加强应急处置。供水企业全面梳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并做好演练情况的总结和分析,进一步强化职工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让职工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和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