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水文总站青年职工黄奔、戚浩强、周殊凡等撰写的论文《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Tidal River Network Areas in Estuarine Megacity: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在国际学术期刊《Water Air Soil Pollut》发表,这是上海水文行业首度发表SCI论文。
该文以黄浦江为典型案例,探究河口型特大城市感潮河网地区地表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通过综合水质指数评估和 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多种技术方法开展水质演变分析,得出2014年以来黄浦江水质呈显著改善趋势、非汛期总体优于汛期、南部支流对干流水质提升的贡献最为显著、人工表面与湿地为影响最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等结论。研究成果可为黄浦江水系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障上海居民用水安全,防控水污染健康风险。
近年来,市水文总站认真贯彻落实市水务局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支持鼓励专业人员围绕水文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课题攻关,在水雨情变化规律研究、水质动态变化分析、水资源量质综合评价等方面取得新成效。2022年以来行业干部职工发表59篇专业论文,其中核心期刊7篇,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25篇。今年初市水文总站汇编《上海水文科技论文集(2022-2024)》,举办上海水文科技培训班,搭建水文行业科技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应用,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水平,为发展水文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