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水文行业两大工作室,陈利晶水文监测创新工作室与陆佩莉水环境监测创新工作室开展以“优势互补促提升 交流互鉴共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加快实现水文行业“五个转变”,促进双方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水文监测从数据采集向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水文工作在服务水环境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陈利晶工作室以黄奔、戚浩强、周殊凡等合作,发表于SCI期刊的论文《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Tidal River Network Areas in Estuarine Megacity: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为例,系统阐述了上海作为河口型超大城市,其潮汐河网区地表水水质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并结合自身科研实践,从论文选题、数据来源、研究思路、工具应用等方面分享了经验与体会。
陆佩莉工作室成员重点介绍了正在推进的“闵行区骨干河道水质变化典型调查分析”项目,分享了项目的立项背景、前期工作进展和后续调查方案。双方围绕项目实施难点、监测布点优化、成果评估方法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项目优化方向和技术突破路径。
此次座谈交流气氛热烈、内容务实有效,有效促进了工作室之间的互学互鉴。双方一致认为,应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持续在水环境监测、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强化协同合作,进一步发挥工作室“技术创新引擎、人才培养高地、成果转化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上海水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创新智慧和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