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港地区供水专业规划(2019-2035年)行业审核意见的函
信息明细属性沪水务〔2019〕1256号
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你委《关于报送<临港地区供水专业规划(2019-2035)>行业审查的请示》(沪自贸临管建〔2019〕2号)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行业意见函复如下:
一、总体评价
《临港地区供水专业规划(2019-2035)》(以下简称“规划”)以《临港地区总体规划纲要(2017-2035)》前期成果和《上海市供水规划(2019-2035年)》为依据,围绕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相关要求,针对现状临港地区供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规划需水量、供水规模、系统布局等进行相应优化调整,以保障地区用水需求、水质提高和用水安全。规划目标合理,规划原则正确,规划方案基本可行。
二、关于规划名称
规划名称应与《上海市供水规划(2019-2035年)》保持一致,修改为《临港地区供水规划(2019-2035年)》。
三、关于规划范围
同意规划范围为临港地区,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1高速公路-奉贤浦东新区界-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总面积约315平方千米。
四、关于规划目标
同意提出的规划目标,供水水质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上海市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 31/T 1091-2018),配水管网末梢压力不低于0.16MPa。
五、关于规划供水方案
(一)需水量预测
原则同意规划需水量预测结果,即临港地区远期(2035年)最高日需水量约40万立方米/日。
(二)供水系统布局
同意规划推荐的供水系统布局,即临港地区形成“两厂、一站、三片”的供水格局,“两厂”即南汇南水厂和临港水厂,“一站”即1#水库泵站,“三片”即由南汇南水厂直接供水的创新研发区、由1#水库泵站加压供水的国际未来城和生态智慧区、由临港水厂直接供水的装备制造区和海洋科创区。
同意提出的水厂规划布局,即南汇南水厂维持现状供水规模20万立方米/日,规划临港水厂供水规模20万立方米/日。原则同意适当预留水厂进一步扩建用地,规划临港水厂选址位于云水路、泥彭河、泐马河与泥城路合围区域。
(三)原水系统方案
原则同意规划推荐的原水系统方案,即自青草沙原水南汇支线(大治河与S2交汇处)引出2根DN 1400原水管道,沿S2-E8路敷设至临港水厂,总长约20公里。
六、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遵循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须按水利部相关要求完善节水评价章节,加强用水效率控制,规划期内区域用水原则上不突破规划总量并力求节约;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雨水和再生水等作为市政道路及绿化浇洒、景观等用水;加强供水旧管网改造,进一步降低漏损率;发展节水型产业,大力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二)请进一步加强与区域总体规划衔接,抓紧编制临港水厂选址、原水管线选线专项规划,落实和控制拟建水厂、管线等规划建设用地及管位。
(三)请加强与浦东新区水务局沟通,在下阶段工作中,对规划临港水厂和南汇南水厂供水管理及调度制度等相关事宜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明确。
(四)涉及原水管线建设、投资等事宜,应进一步征询市相关部门意见。
(五)请根据专家意见,结合规划水厂新建工程及现有管网运行情况,对临港地区清水输水管道及配水管网近、远期运行的水质安全作进一步研究分析,细化近期建设工程方案,做好近远期衔接,优化新建管线规模,避免流速过小影响水质。
(六)临港地区总体规划、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相关规划批复后,若对地区需水量、供水布局等有较大调整,应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并重新报我局审核。
特此函复。
附件:临港地区供水专业规划(2019年-2035年)技术审查
报告
上海市水务局
2019年11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供水处,市供水调度中心,浦东新
区水务局,城投水务集团,市水务规划院。
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 2019年11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