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松江区积极推广基层防汛防台先进经验做法

时间:2023-02-19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街镇防汛能力,有效减轻台风、洪涝等灾害造成的影响,2月16日,松江区防汛办发文积极推广《防汛防台“六新”工作法》(沪松汛〔2023〕7号)文件,要求各防汛部门、单位加强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借鉴相关做法,进一步完善防汛体制机制,细化应急预案,落实防汛物资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运行安全。

《防汛防台六新工作法》是松江区中山街道结合基层防汛防台工作实践,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方法,简单概括为:一套指挥新体系、二合一指挥新机制、三个紧跟新观念、四支队伍新力量、五类预案新举措、六个及时精准新要求。2022年几次暴雨与台风轩岚诺”“梅花期间,中山街道紧跟上面要求走,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创新平战三级指挥机制将指挥棒直递居民区一线;紧跟台风暴雨形势走,及时精准压实责任,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紧跟问题导向走,对标六有建设查摆问题,早整改、早落实,督导早介入,切实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整套工作法立足基层,使得街道各单位防汛防台履职更高效、协作更紧密、配合更默契。

下一步,松江区防汛办将按市防汛办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工作要求,指导各街镇(经开区)进一步夯实防汛基础,不断提升抢险救灾工作水平。

附件:

 

中山街道防汛防台“六新”工作法

完善一套指挥新体系防汛防台工作职能由原来的行政负责制上升为党工委牵头抓总的应急处突指挥体系。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指挥长,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长分别担任副指挥长,统筹协调抓建抓管和抓训抓战,防汛防台应急响应期间各分管领导下沉到各片区靠前指挥。
建立二合一指挥新机制梳理街道防汛办日常工作职责,充实防汛办人员,压实平时、急时工作职能。明确划分负责防汛防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管理维护的牵头部门,负责预案编制、队伍建设、抢险处突的牵头部门。全街道建立起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扁平高效的平战三级指挥机制(街道坐镇指挥、片区靠前指挥、居民区一线指挥)。
贯彻三个紧跟新观念一是紧跟上面要求走,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二是紧跟台风暴雨形势走,落实各级各类值班,实时跟踪台风暴雨动向,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三是紧跟问题导向走,坚持以问题导向,做到隐患早排查、问题早整改、措施早落实、督导早介入,切实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出现次生灾害。

统筹四支队伍新力量一是统筹使用好体制内的力量,街道层面用实用足机关、直属公司的有生力量,编配补充到各个片区和易受灾重点区域,以应对灾害的不确定性。二是统筹使用好专业抢险队伍,各类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按照应急响应要求提前进入备战状态,提升断电、断网、内涝等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统筹使用好民兵应急队伍,把街道的民兵应急排作为机动力量,确保哪里有险情就随时可以支援。四是统筹使用好属地配置力量,辖区内居民区采取科室结对包干的形式,提升一线指挥协调能力;把居民区干部、安保、物业和志愿者统一列入属地,以确保易产生险情点位预先配置值勤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

编实五类预案新举措一是街道编实编细一个主预案,围绕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六有标准(有组织机构、有工作制度、有防汛预案、有物资储备、有抢险队伍、有避灾场所),明确各级部门职责,提高预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街道防汛办编制应急力量配置使用方案,广泛调动社会各类资源,积极发动人员参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征用调配社会人员、车辆和物资,全力保障防汛抢险工作。三是职能部门编实部门保障预案,水务站编制《汛期河道预排、预降预案》,发展办编制《跨汛期施工在建工地防汛预案》《市政管网保畅预案》,城建中心(房管办)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危险房屋应急预案》,平安办编制《集中隔离点、避灾场所启用预案》,管理办会同城运中心编制《防汛防台期间城市运行应急情况发现处置预案》,三农办编制《绿化应急抢险处置预案》,自治办会同党建办编制《防汛防台期间机关力量下沉预案》,服务办编制《避灾场所疫情防控、灾后消杀保障预案》,城市综合执法中队编制《户外广告整治及应急处置预案》。四是片区层面编实编细两类辅助方案,一类是片区人员疏散转移场所保障方案,二类是街面、路面、商圈易发生险情地点的一点位一方案,针对各级响应阶段及灾后工作,落实不同人员和措施要求。五是居民区编制图表式风险点位处置预案,主要针对人员转移、地下空间管理、易积水路段情况处置等实际情况,落实风险隐患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以便于居民疏散、抢险工作开展。

坚持六个“及时精准”新要求:一是预警响应要及时精准。二是形势研判要及时精准。三是思想动员要及时精准。四是组织落实要及时精准。五是应急处置要及时精准。六是信息沟通要及时精准。进入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后,要求各级严格按照六个及时精准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层层压实责任,严密部署,形成合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