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状况报告
(第36期)
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2022年6月27日
一、海洋水文
(一)大通径流
5月份,长江月下泄径流量1045.2亿m3,月平均流量约39023m3/s,较2021年同期下降6.7%,较近十年同期平均值偏高14.5%(图1)。
(二)海洋动力
5月份,长江口沿岸各潮位站最高潮位在4.13~4.51m,杭州湾各潮位站最高潮位在4.70~5.19m;各站没有潮位超警情况发生。
长江口外海域最大流速1.44m/s,以旋转流为主;南槽口外海域最大流速1.90m/s,以旋转流为主;大戢山附近海域最大流速1.90m/s,主流向为西北偏西—东南偏东向;杭州湾北海域最大流速1.72m/s,主流向为西—东向;洋山港海域最大流速3.23m/s,主流向为西北偏西—东南偏东向。
长江口外海域,6日—8日、13日—14日、21日—24日出现中浪过程,最大有效波高1.68m;南槽口外海域以小浪和轻浪为主,最大有效波高1.14m;大戢山附近海域以小浪和轻浪为主,最大有效波高0.97m;杭州湾北海域以小浪和轻浪为主,最大有效波高1.13m;洋山港海域以小浪和轻浪为主,最大有效波高0.9m。
二、海洋环境
(一)温盐沙
5月份,上海及周边海域各站平均海水温度18.7~19.8℃,长江口海域环比上升3.4℃,杭州湾海域环比上升3.9℃。
上海及周边海域各站平均海水盐度9.8~21.8,长江口海域环比下降1.9,杭州湾海域环比上升0.1。
长江口海域悬沙浓度环比下降,杭州湾海域悬沙浓度环比上升。
(二)海洋生态
5月份,南槽口外海域、杭州湾北海域海水水质为第四类,较上月水质改善,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和磷酸盐。
根据海洋遥感影像反演资料,上旬,长江口外叶绿素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浓度不超过7.0mg/m3;中旬,长江口外海叶绿素浓度较低(受云量遮挡影响,未获取长江口和杭州湾近岸海域叶绿素浓度信息);下旬,北支口外海域出现斑状叶绿素高浓度区,部分浓度超过14.5mg/m3,存在赤潮发生风险(图2)。
三、2022年临港天空之镜海滩现状
2022年6月中心开展临港天空之镜海滩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堤前滩地呈冲刷态势,高滩区域向西迁移,滩地植被覆盖面积同比显著下降。
由2022年6月9日临港天空之镜海滩的航拍可见,潮滩区域基本分为三类,即高滩植被区、高滩沙质区和低滩泥质区(图3)。对比局部航拍图可见,2022年相较于2021年同期存在一定的变化,高滩区域存在向西迁移的趋势。
结论与建议:
(1)堤前滩地显著冲刷。结合2022年南方各地发生严重洪涝,长江中下游流量在6月底已快速提升,临港堤前滩地的冲刷对海岸防汛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进一步加强关注。
(2)植被呈现退化态势。局部工程和自然演变的双重作用下,临港潮滩的植被覆盖面积在2022年进一步缩减。由于该区域潮滩植被是海岸带重要的碳汇资源,建议在临港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加强监测。
注:本报告所使用数据为非整编成果。
审 核:陶卫国
校 核:吴旭云、钱新建
编 写:裘 诚、邱博玮、徐聪林、安佰超、王岳峰、刘海霞、张 悦、杨 伟、沈心仪、程天宇、朱诚越、范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