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市水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史家明:推进水系统治理 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

时间:2021-08-06

微信图片_20210806173035.jpg

水与生活、生产、生态密切相关,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民生保障的重要方面。今天,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史家明走进新民晚报夏令热线现场并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更持久的水安全、更宜居的水环境、更优质的水资源是上海城市更富魅力、更具亲和力、更有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将深入推进水系统治理,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

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统筹推进

前不久,台风“烟花”让申城经历了一场风暴潮洪“四碰头”的汛情大考。据气象水文部门消息,“烟花”是近十年台风影响过程中雨量排名第一、最大风速排名第二的台风,金山等局部地区遭受特大暴雨,黄浦江上游米市渡潮位创历史新高,全市水位代表站一半超警戒水位。面对严峻的形势,上海启动了史无前例的128小时防汛防台应急响应行动,交出了“无人员伤亡”的答卷,彰显了“人民城市”的人本属性。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事。”史家明补充道,除了持之以恒推进完善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区域除涝、城镇排水“四道防线”工程体系外,这份答卷的取得还得益于政府的领导力、行业的组织力,以及广大市民风险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台风影响期间,市委书记李强、市长龚正等市领导冒雨实地检查防汛防台工作,并多次坐镇市防汛指挥部指导防御工作。作为城市“一网统管”重点系统之一,市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帮助防汛部门远程实时指挥并跟进各种灾情处置。各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市12余万防汛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特别是多支排水突击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有效处置险情,缓解小区、道路积水问题。同时,教育、文旅、交通等部门积极配合,提前告知市民相关设施临时关闭措施;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以及地铁的所有地面、高架区段车站根据台风影响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停运预案。停运期间,各大媒体广泛宣传,及时告知,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克服困难,展现了高素质的市民形象。

不仅是保障城市安全,在打造宜居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上,水务人也始终在不懈努力。“十三五”期间,上海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大力推进中小河道整治和污水厂提标改造,基本实现河湖消黑除劣的目标。黄浦江、苏州河实现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正逐步成为城市“项链”、发展名片、游憩宝地;青浦小涞港、静安彭越浦、嘉定横沥、宝山练祁河、浦东咸塘港等骨干河道,闵行革新村、金山水库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水系,整治后旧貌换新颜,成为市民休闲漫步的“打卡胜地”。同时,“两江并举、多源互补”原水供应格局逐步完善,城乡供水集约化全面完成,总供水能力达到1250万立方米/日,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减少70%,其中22项实现申请人“零跑动”,11项实现材料“零提交”,供排水接入时间压缩至6个自然日以内。

成绩不讲自然在,问题不谈隐患多。史家明强调,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少差距:防汛安全保障标准依然不高,中心城区应对短时集中强降雨能力不足;水环境治理成果尚不稳定,一场暴雨就可能使部分河道出现水质反复;高品质饮用水需加快推进,要让更多市民喝上更优质的水等等。这些短板关乎城市形象,关乎百姓生活,是影响“上海服务”水平的重要因子,必须攻坚克难,加快解决。

水系统治理将让城市更韧性、更生态

“放眼未来,推动持久水安全、打造宜居水环境、提供优质水资源是服务城市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应有之举,水务人责无旁贷。”史家明介绍了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表示水务部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助力上海城市软实力持续提升。

在水安全保障上,加快骨干河湖综合整治和水利片外围泵闸建设,推进一批雨水排水系统和绿色调蓄设施建设,至2025年,上海新增河湖面积有望达到1500公顷,城市防汛“四道防线”将不断加强。

在水环境改善上,重点推进竹园污水厂四期等一批污水系统建设工程,同时,将加快建设初雨调蓄池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至2025年,上海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都将进一步提高。

在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上,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从源头到龙头的全环节管理,重点推进杨树浦等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建设虹桥水厂和临港水厂,完成约200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加快高品质饮用水示范区试点建设,全力提升居民饮用水水质。